
公元2025年3月11日(乙巳年二月十二日)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盎然春意遍染大地。值此良辰,来自广东澄海,福建福州、南安、惠安、晋江、石狮、尤溪、漳浦、莆田、仙游等地的千余位襄公裔孙暨宗亲,怀着崇敬与虔诚之心,齐聚于莆田市枫亭镇九社村的蔡襄故居,共同迎来纪念先祖蔡襄诞辰1013年的盛大祭祀典礼,共缅先贤,传承祖德。

上午10时50分,吉时已至。悠扬典雅的莆仙“十音八乐”古乐悠然奏响,其声宛如穿越千年时光的袅袅余音,在空气中缓缓流淌,萦绕耳畔,为这场盛典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。主祭司蔡开森宗长神色庄重,声音洪亮而沉稳地唱喝:“鸣炮、敬献鲜花、鲜果、寿面!” 宣告这场承载着深厚家族情感与历史传承的祭祀典礼正式拉开序幕。

紧接着,蔡彬闪宗长神情凝重,手持祭文,字正腔圆地宣读起来。祭文之中,追述蔡襄公一生之功绩,感怀其于书法、为官、文学、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卓越建树,言辞间满是对先祖的崇敬与追思。

宣读完毕,全体宗亲整齐肃穆,在庄重的氛围中,一同向先祖行三叩九拜之礼,动作整齐划一,致以最崇高的敬意。此刻,每个人的心中都深切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,虔诚祈求襄公庇佑家族枝繁叶茂、繁荣昌盛。整个祭祀仪式庄重而肃穆,每位参拜者皆心怀对先祖的无限敬仰与感恩之情,神情专注,动作虔诚,秩序井然地共同完成这一神圣庄严的仪式,仿佛在这一瞬间,与千年之前的先祖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感受着家族精神的传承与延续。
祭祀典礼完成后,众人移步至宴厅,共赴午宴。席间,莆仙十音八乐地方乐曲婉转悠扬,宗亲们在这欢快祥和的氛围中,交流情谊,共话家族发展。这场纪念先祖诞辰的盛典,在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中完满落幕,而蔡襄公的忠国惠民的精神,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位宗亲心中,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,传承家族荣光。
附:南安洪邦村蔡襄公裔孙拜祖团拜祭之《祭文》如下:
祭蔡襄公文
维公元二〇二五年三月十一日,岁次乙巳,时维仲春。南安洪邦蔡襄裔孙拜祖团,谨备鲜花鲜果寿面之仪,虔祭于宋端明殿大学士蔡襄公灵前,文曰:
公之勋业,炳若日星,千载以降,熠熠辉明。今逢公诞辰一千又一十三载,裔孙咸集,虔诚致祭。
公为宋代书法革新之旌旆,运笔如神,墨韵纵横。楷书端凝庄重,行草灵动飞扬。《万安桥记》,笔力雄健,勒石为碑,垂范艺林,名传万载。以深厚底蕴,启尚意新风,引领书道,后世仰瞻。
公乃清正廉洁之楷模,仕途迢递,廉守若冰。面对诸般诱惑,心坚如磐。深知廉以取信,公则生明,清风亮节,德厚载行。此等风范,如警世洪钟,为官者当奉为圭臬。
公实心系民生之贤良,任职地方,忧民疾苦。见水利失修,心忧如焚,遂兴修水利,灌溉田畴。遇交通梗阻,力主造桥,不惜鬻田百亩,倾囊捐助,终使洛江之上,飞架长桥,南北通津。泽被一方,惠施无垠,百姓感恩戴德,世代传颂。
公亦文学艺术之翘楚,诗文精妙,风采斐然。题材涉猎广博,情真意笃。赞自然之胜景,叹民生之维艰,思人生之至理,皆寄于笔端。于文化繁荣,厥功甚伟,人文素养,高山仰止。
公更卓越科技之贤能,建造洛阳桥,智慧超群。首创筏形基础,巧施种蛎固基之法,匠心独运,创新绝伦。科技之光,辉映古今,探索创新之精神,永传后世。
公且中华美德传承之表率,孝悌忠信,铭刻于心;礼义廉耻,践履于行。孝亲睦族,友朋信诚,道德风范,四海传扬。
尤为称著者,公撰《茶录》,详论茶之采制、烹试、品第,于茶道弘扬,功莫大焉;又著《荔谱》,广涉荔枝品类、栽培、加工、运销,开农学研究之先河。自此茶荔之学,得以昌明,后世农者,多所依傍。
忠惠谥号,公当之无愧。忠国惠民,堪称公仆典范。近期热播《蔡襄》影视,彰显公之德业,于国之宣扬,功在千秋。公之品德,永垂典范。
今我后裔,齐聚枫亭,缅怀祖德,涕泗沾裳。公之精神,如星引航,激励吾辈,砥砺奋进。当追求卓越,精研技艺,廉洁自律,坚守德馨。心系大众,仁爱永驻,创新不止,传承不辍。
尚飨!
南安洪邦蔡襄裔孙拜祖团 拜祭
乙巳年二月十二日

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