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蔡氏走向世界

        让世界了解蔡氏

              

     总编微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公众号

宗务新闻 · 蔡襄裔孙同聚枫亭 共襄先祖诞辰盛典  · 相约“福中福斋-蔡襄书苑”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金英分会..  ·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(东胜村)慈善联..  · 东莞市长安乌沙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  ·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举行2025年新春座谈会  · 《爱我蔡家》歌曲首发仪式在惠州举行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召开“2024..  ·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欢聚一堂 共迎新春展望未来  · 福建南安市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..  
村居祠陵 更多

蔡氏村居

宗祠祖堂

陵园祖墓

更多

《世界蔡氏宗亲网》编辑部

网   www.cai1046.cn

邮   箱:3822956266@qq.com


总   编:蔡一安

手   机:15767341786

编   辑:蔡陈岁芳

手   机:13823665263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村居祠陵 > 蔡氏村居 > 内容 

张瑞贵与杨村蔡屋圩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2-6-6

  在几十年的时光里,数不清的草鞋或是千层底,将杨村蔡屋圩这条粗粝的石板路打磨得平坦光亮。

  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我,对乡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,这种记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,反而越来越浓,越来越清晰。我清楚的记得,这条从古榕树下铺就而出的石板路,与一位蔡屋圩的故人有关。


  1939年至1940年,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,国 民 党将 领、63军 军长 张瑞贵在两次粤北抗日会战中亲临前线督战。素有“生张飞”之称的他在广东增城从化线上与日寇浴血奋战,多次成功击退日寇进攻。

  1944年11月,第七战区通报“日军企图打通粤汉线,集结主力于粤赣湘之间,向南推进”,标志着第三次粤北抗日会战开始,此时的63军在广东新丰待命。不久,广东省会韶关失陷,日军企图挥兵北上。在这危急时刻,张瑞贵率63军日夜兼程,与先头部队459团会合后,进至始兴县南之东湖坪、马头洞地带,并在此处与日军发生战斗。

 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,驻守在广东沿海一带活动的另一支日军,以为63军大部队仍驻守在新丰,于是他们绕开新丰,陆续分设小股队伍,强行从连平上坪经龙南杨村向南雄、始兴增派兵力。

  1945年春,为阻止日军北上,张瑞贵以据点式的部署,将兵力分布于山地,由始兴、南雄、翁源延伸至江西三南(龙南、全南、定南)赣粤边境,力挫敌锋。趁敌人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前,张瑞贵率63军459团(分上、中、下3个营)370多人赶往赣粤边界分据江西境内,上营驻守南坑罗田,中营驻守武当横岗,下营驻守杨村角嵊顶修筑工事,狙击日军。张瑞贵亲率下营100余兵驻守杨村角嵊顶。

  当时正值春汛,雨水多发时期,部队守备和供给困难。张瑞贵设置好哨点后,按部署将部队撤至杨村蕉陂圩守围子驻守。当部队行至蔡屋圩新屋围对面陈坑口,黄坑河涨洪水,正在部队整理装备过河时,不料员布朱姓人因在新岭背醮新坟放鞭炮,这让准备过河的张瑞贵成为惊弓之鸟,他以为是459团下营扫尾人员与追来的日军发生枪战,于是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过河,进蔡屋圩隐蔽见机行事。

  由于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,两匹战马驮着弹药被急赶,陷进泥沟腿断无法爬起。经过一番紧张又狼狈的折腾,张瑞贵才发现不是日军追赶,命令部队在蔡屋圩边的古榕树下待命。

  在蔡屋圩开店的蔡万荣得知张瑞贵部队是打日本鬼子的,张罗部队在祠堂内休息,并将自己家的大锅、柴火、大米搬出古榕树下做饭给部队吃。细心的蔡万荣见部队大家衣服湿透冻得全身发抖,嘴唇发紫,煲了一大锅姜水给大家祛寒,并找来堂哥蔡万星商量,帮忙为大家开药看病。

  蔡屋圩新屋围村民听说村里来了一支打日本鬼子的英雄部队,纷纷将家里的蓑衣、斗笠、棉被、衣服、柴米油盐等日用品送往围里祠堂给部队使用。村民与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士,为了一个共同的抗日目标,建立起深厚的军民友谊。

  在蔡屋圩守备十几天,部队得到了新屋村民大力的支持与帮助,张瑞贵也想做些好事实事回报村民。蔡屋圩村民的生活一直有两个难题:一是路道在雨天坑洼不平、烂泥四溅;二是虽依河而建,但雨天涨洪水时饮水浑浊而无水饮用。为了帮助村民解决生活难题,张瑞贵命令部队从河里捞石头,挑到古榕树下,为蔡屋圩的村民铺成一条宽3米、长近60米的石板路道,方便村民出行和圩日摆摊。同时,又在古榕树下蔡万荣店后面挖了一口大水井,解决了蔡屋圩村民雨天无水饮用的难题。为纪念张瑞贵459团下营部队的举动,村民将蔡屋圩这条石板街取名为“下营(注:左土右营yang)”,并沿用至今。

  张瑞贵情系百姓的举动,感动了蔡屋圩村民。在离开蔡屋圩的前一天晚上,张瑞贵和村民在古榕树下围成一圈,热心教育的他鼓励蔡屋圩村民要爱国爱乡,勉励年轻人发奋学习,争取成为国家有用人才。

  这段往事鲜少被人提起,或许是为张瑞贵的政治作为寒心,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为蔡屋圩的做出的贡献。老巷子里的风,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,高高的围墙,雕花的屋檐,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,巷子里的老房子保存着历史的痕迹。

·上一篇:蒋经国与蔡屋“江南第一树 ·下一篇:广西蔡氏书香古院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| 首页 | 稿留言 |  汇惠万家 |

主办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 箱:3822956266qq.com

感谢您对网站的关注与支持


在线客服

主 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