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蔡氏走向世界

        让世界了解蔡氏

              

     总编微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公众号

宗务新闻 · 蔡襄裔孙同聚枫亭 共襄先祖诞辰盛典  · 相约“福中福斋-蔡襄书苑”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金英分会..  ·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(东胜村)慈善联..  · 东莞市长安乌沙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  ·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举行2025年新春座谈会  · 《爱我蔡家》歌曲首发仪式在惠州举行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召开“2024..  ·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欢聚一堂 共迎新春展望未来  · 福建南安市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..  
蔡氏人物 更多

古代人物

近代人物

现代人物

更多

《世界蔡氏宗亲网》编辑部

网   www.cai1046.cn

邮   箱:3822956266@qq.com


总   编:蔡一安

手   机:15767341786

编   辑:蔡陈岁芳

手   机:13823665263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蔡氏人物 > 古代人物 > 内容 

蔡襄过囊山寺

作者:郑志颖  发布时间:2020-3-21

   囊山寺,位于荔涵东大道北侧,始建于唐中和元年。寺庙鼎盛时常住极盛,拥良田数百顷,岁收谷逾万石。在唐乾宁年间,就有琅琊王王审知赐予太平、霞塘、南隐等处上百顷庄田;而后在宋乾德年间,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又赐予金坛庄田二十顷。唐宋之际古驿道沿囊山而行,故常设驿站于此。驿道北通福州,南抵泉漳,僧众往来,熙熙攘攘,寺中斋堂一粥一餐,以平等之心接待十方往来僧众膳食所需。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名士途经驿道,夜宿寺中,咏志抒怀。北宋书法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和茶学家蔡襄经径驿道时,亦多次进出囊山寺,留下了诗文和书法佳作。

  北宋天圣七年(1029年),蔡襄、蔡高兄弟由于学业成绩优异,被兴化军府学推荐前往开封府,参加在国子监举行的进士初试。由于经济拮据,十七岁的蔡襄携幼弟徒步西上,投宿囊山寺,结识了禅居的宏师,相谈甚欢,引为知己。西上开封途中历经艰难困厄,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,抵京的蔡襄于天圣八年获乡试第一名,天圣九年登进士甲科第十名,步入仕途。

  北宋康定二年(1041年),在京供职的蔡襄谒告归觐。蔡襄工于手书,此时已被认为是当世第一,仁宗尤爱之,命其书写《尚书·无逸》篇列置左右。他亦颇自惜重,不轻易为人题字。青春作伴好还乡的他身心愉悦,途经囊山,欣然用楷法题写了当时名士陈伯孙的诗句:

  六合万籁息,秋林月正晖。

  琴中传不尽,石上坐忘归。

  赏析:此刻高八尺,广七尺三寸,四行,行五字,字径一尺三寸,末款一行细字。君谟年二十九,而楷法如此,知其本末矣。惜原摩崖题刻已毁坏,现存近代石刻摹本于囊山寺内。

  其间,蔡襄进出囊山寺还写下描绘囊山山景的七绝《囊山寺石屏轩》,诗曰:

  巉岩山势插长空,峢巘参差间竹丛。

  背若垂囊添重负,辟天坐镇海门东。

  赏析:囊山雄镇山势险峻,高耸入云,奇石怪峰从竹丛间隐约透出。石屏轩倚靠着厚重的囊山,自上俯视木兰溪汇入大海,颇为壮观。

  北宋嘉祐五年(1060年),蔡襄卸任泉州知州,奉诏还京。再次途经囊山,并遇到了故人宏师。回首自己自登第以来,奔走国事三十年来,恪尽职守,兴利除弊,毕生精力尽萃于此,而今两鬓斑白,不由感慨万千,挥毫写下《过囊山题宏师室》,诗曰:

  三十年前登第初,青衫羸马谒禅居。

  鬓毛白尽犹奔走,惭愧高人得自如。

  还京后,蔡襄出任翰林院学士,权理三司使,主管朝廷财政。又七年(1067年),蔡襄病逝在仙游县家中,享年五十六岁,南宋初追谥“忠惠”。古人、古诗、名寺、名山,因缘和合而生,时过境迁仍能动人心弦。值此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从陈洪进、蔡襄故里——枫亭古镇搬迁至囊山山麓,观陈洪进赐田和蔡襄石刻,颇有他乡遇故知的欣喜,又有两地自古情长的感慨。故梳理文献,记录下这桩轶事。

·上一篇:没有了 ·下一篇:明清吾宗科举之拔萃者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| 首页 | 稿留言 |  汇惠万家 |

主办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 箱:3822956266qq.com

感谢您对网站的关注与支持


在线客服

主 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