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蔡氏走向世界

        让世界了解蔡氏

              

     总编微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公众号

宗务新闻 · 蔡襄裔孙同聚枫亭 共襄先祖诞辰盛典  · 相约“福中福斋-蔡襄书苑”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金英分会..  ·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(东胜村)慈善联..  · 东莞市长安乌沙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  ·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举行2025年新春座谈会  · 《爱我蔡家》歌曲首发仪式在惠州举行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召开“2024..  ·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欢聚一堂 共迎新春展望未来  · 福建南安市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..  
村居祠陵 更多

蔡氏村居

宗祠祖堂

陵园祖墓

更多

《世界蔡氏宗亲网》编辑部

网   www.cai1046.cn

邮   箱:3822956266@qq.com


总   编:蔡一安

手   机:15767341786

编   辑:蔡陈岁芳

手   机:13823665263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村居祠陵 > 宗祠祖堂 > 内容 

为什么有的祠堂叫大宗祠有的叫宗祠?

来源:互联网  发布时间:2019-12-23

 宗祠(zōngcí),又称宗庙、祖祠、祖厝、祠堂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、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,又是从事家族宣传、执行族规家法、议事宴饮的地方。民间建造家族祠堂,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。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,便是建于唐末。涵江黄巷村黄氏宗祠,建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(1032年)。到南宋,莆田林氏“建先祠”,“置祭产”。(宋濂《宋文宪公全集》卷十二)建阳陈氏家族的祠堂,始筑于元代。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,则在明清两代。此时入闽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,族众日益增多,家族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,故一时建祠之风盛行。

  民间的俗民在其社会实践中与使用这两个概念时,也是有所区别的。通常的情况是谈到家族时,其所指称的人群范围比较小,而讲到宗族概念时,其所指称的人群范围比较大。我们如果在中国南部到单姓的宗族村落中调查,往往可以看到,有的村落中有许多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。从建筑物的表象看,它们大大小小,并不一致,有的富丽堂皇,有的简陋。对外人来说,虽有这些建筑物表象上的差别,但都可以统称为祠堂或家庙、祖厝。但对本地人而言,这些统称为祠堂或家庙、祖厝的建筑物,则是有区别的。最一般的情况往往是,在这些统称为祠堂或家庙、祖厝的建筑物中,只有一座是整个宗族的总祠堂,其余不是房祠,就是更小的支祠或私祖厝、私祖厅或公厅,或有的地方称之为“香火堂”。

  人们往往用“总祠”、“大宗祠”、“大宗庙”、“大祖厝”等去称呼与界定这种整个宗族的祠堂,而用其他的术语去称呼除此之外的其他祠堂,或用“小宗”去概括它们。在这种称之总祠、大宗祠、大宗庙或大祖厝的祠堂中,一定是只供奉这个宗族的本地开基祖的神主,或者有的最多包括其第二、三代祖先的牌位,或者有的可能还会加上一些其他世代祖先的牌位,但如果发生后一种情况时,这些非前几世的祖先,往往是这一宗族中能光宗耀祖的人物,或是在修建这一总祠中贡献资财最多的人物,因为他们是为整个宗族做出了贡献,所以其牌位才能放于总祠中,接受整个宗族的派下人的祭拜。而其他世代的祖先的牌位多不供奉在这种称为“大宗祠”的祠堂里,而可能供奉在不同的“房祠”、“支祠”或甚至“私祖厝”或“公厅”里。一个宗族内派下人的世代数越多,这类房祠、支祠以至私祖厝、公厅等就可能越多。有的地方或有的宗族就用“某某公祠”、“某某公祖厝”或“某某公厅”来区分,这是因为所指称的祠堂是从“某某公”开始祭祀的,或也可称之为“某祠的开基祖”。这些小宗祠的“开基祖”往往辈分并不一致。

·上一篇:客家祠堂:尽显客家文化特质 ·下一篇:客家祠堂的七大功能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| 首页 | 稿留言 |  汇惠万家 |

主办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 箱:3822956266qq.com

感谢您对网站的关注与支持


在线客服

主 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