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蔡氏走向世界

        让世界了解蔡氏

              

     总编微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公众号

宗务新闻 · 蔡襄裔孙同聚枫亭 共襄先祖诞辰盛典  · 相约“福中福斋-蔡襄书苑”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金英分会..  ·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(东胜村)慈善联..  · 东莞市长安乌沙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  ·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举行2025年新春座谈会  · 《爱我蔡家》歌曲首发仪式在惠州举行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召开“2024..  ·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欢聚一堂 共迎新春展望未来  · 福建南安市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..  
风俗礼教 更多

家传礼教

风俗禁忌

名人家传

更多

《世界蔡氏宗亲网》编辑部

网   www.cai1046.cn

邮   箱:3822956266@qq.com


总   编:蔡一安

手   机:15767341786

编   辑:蔡陈岁芳

手   机:13823665263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风俗礼教 > 家传礼教 > 内容 

积钱不如教子,闲坐不如看书

发布时间:2017-2-9

一、好的家庭教育,才是最贵重的家产

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,这其中最宝贵的,并不是多少财产,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。

汉朝的时候,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百多位功臣,其中萧何为刘邦稳定后方,对新朝的建立居功至伟,所以刘邦分给他很多肥沃的良田。

但是在萧何坚决不接受,反而要了很多贫瘠的次田。

刘邦问他为什么,他说,贫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孙勤劳耕种,懂得节俭。而肥沃的封地,孩子就容易变得好吃懒做,这样家族慢慢就会没落。

果不其然,在一百年之后,这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多没落了,但是萧何家却依然兴旺。

曾国藩曾说过,如果孩子不经苦难,是不能成材的。孩子一定要给他坎坷,给他磨砺,而不是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。

在曾国藩的家训中,“穷”是“善身”之道。

在写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,曾国藩说:“凡世家子弟,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,庶几可以成大器。”

意思就是,越是富家子弟,越是官宦子弟,越能勤俭自律,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,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。

给孩子再好的教育,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“不容易”!

正如曾国藩所说:“子侄除读书外,教之扫屋、抹桌凳、收粪、锄草,是极好之事,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。”

今天的父母,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,这其实是在害孩子。

成长过程中,物质越充裕,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,越不懂得勤勉,好吃懒做,害人害己。

反之,给孩子正确的教育,是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。

引导孩子学会勤奋和努力,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。

二、世间第一等事,还是读书

古往今来,在学问和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大家,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读书的。

苏轼被贬到海南岛,没有随身携带书籍,在简陋的草棚里,和儿子一起默书抄书,乐此不疲。

王阳明被贬龙场,本是毒瘴之地挣扎求生,他却依然不忘研习《易经》。

曾国藩半生戎马,行军途中哪怕再忙,他也会抽时间看书。

读书是一种享受,是一种乐趣,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。

打开一本好书,我们可以获取各种不曾懂得的知识,了解不同的见闻,甚至可以聆听智者的人生感悟。

它能开阔人的眼界,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,使人心胸豁达,目光高远,成为一个丰富的人。

腹有诗书气自华,经常读书,气质自然变了。

曾国藩说:“人之气质,由于天生,很难改变,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。古之精于相法者,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。”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,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。

所以,一个人的容颜,三十岁之前靠遗传,三十岁之后,靠的是自己。

现代人生活节奏快,无论在工作上、个人交际中又或者日常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当你沉浸于一本好书时,所有的压力都会消失不见。一本好的小说可以带你进入另一个境界,让你享受现有的时刻,忘记压力,享受放松。

就像清代姚文田所说,“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,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。”

·上一篇:"吾家素来以廉为吏",蔡氏一族清白.. ·下一篇:家风看世风 此淳彼亦淳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| 首页 | 稿留言 |  汇惠万家 |

主办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 箱:3822956266qq.com

感谢您对网站的关注与支持


在线客服

主 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