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蔡氏走向世界

        让世界了解蔡氏

              

     总编微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公众号

宗务新闻 · 蔡襄裔孙同聚枫亭 共襄先祖诞辰盛典  · 相约“福中福斋-蔡襄书苑”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金英分会..  ·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(东胜村)慈善联..  · 东莞市长安乌沙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  ·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举行2025年新春座谈会  · 《爱我蔡家》歌曲首发仪式在惠州举行  · 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济阳柯蔡委员会召开“2024..  ·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欢聚一堂 共迎新春展望未来  · 福建南安市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..  
风俗礼教 更多

家传礼教

风俗禁忌

名人家传

更多

《世界蔡氏宗亲网》编辑部

网   www.cai1046.cn

邮   箱:3822956266@qq.com


总   编:蔡一安

手   机:15767341786

编   辑:蔡陈岁芳

手   机:13823665263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风俗礼教 > 风俗禁忌 > 内容 

七月半

作者:蔡湘仪  发布时间:2015-2-26
      在我们的家乡有一个节日,与乐善好施的普济行为和消暑解渴的西瓜有关,这个节日就是“七月半”。

其实,“七月半”是我们家乡的叫法,别的地方也有称“中元节”、“鬼节”、“祭孤节”的。《大藏经》上有个“目连救母”的故事,也是这个节日由来的一种说法,所以也被称为“报恩节”。

最先过这个节日是什么时候呢?

据史书记载,唐太宗李世民统一天下后,曾在中元这一天,做万缘超度的“孟兰盆会”,征召了两万多名僧人尼姑,超度了七七四十九天,为阴阳两界做法事修功德,可以说,过这个节在初唐已相当流行,真是由来已久。

“七月半”更大众化的叫法应该是“中元节”,而且“中元节”还是佛、道、儒三教共通的节日。道教认为: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,中元是七月十五,十月十五就是下元。中元节是地官判别人间、鬼域善恶的日子。为解脱罪恶,惩恶扬善,民间开始有祭拜地官的习俗,我们潮汕地区华侨特别多,那些死于侨乡而无子孙祭拜的孤魂怎么办呢?家乡的人们就是通过这个节日,为孤魂普渡。

过“七月半”最忙的要算是供品的准备了。这些供品包括三牲、面糕、水果等等。特别是三牲中的卤鹅,从选鹅买鹅,到宰杀拔毛,再到精心卤制,就得花掉大半天的时间。潮汕老家这边,很多节日都要以卤鹅做供品,长久以来,家家户户都是卤鹅高手,哪怕是我们这些常年在外的不愁吃喝的人,也为能吃到自己家里做的卤鹅而感到格外高兴。再说面糕,每个节日的面糕不一样。“七月半”的面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“新妇闲”,“新妇”是媳妇的意思,一般来说,媳妇入门之后是最忙的人。媳妇闲了,说明家境殷实不愁吃穿。“新妇闲”是一种用面粉做成的桃形甜食果,也叫“面桃”。潮汕有一句俗语:“放掉面桃去抢饼,面桃无了饼也无。”这句俗语和“七月半”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。据说,以前那些有钱人家,在祭拜完毕,就会把供品抛向围观贫苦人群,形成你争我抢的场面,这句俗语说的就是争抢“面桃”过程中一种两头落空的结局。

过“七月半”最讲究的就是祭拜的程序。通常是在午饭过后,各家各户就会搬出桌子,放在靠近大路的空地上。人们喜欢把桌子挨在一起整齐摆放,据说这样既方便人们点香烧烛,又能让那些孤魂循路找来。供品不论奢俭,必不可少的是一大碗米饭,饭顶上要放一块涂了桃红色的豆腐。而且所有供品要遍插香火,一次一支,祭拜过程要重复三次,并且要将香火遍插到大路两旁,有遍济四方的意思。每插一支香之前,要分别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跪拜,整个过程中,跪拜的次数不下几十次,潮汕妇女的虔诚和善良在此可见一斑。

过“七月半”时最有趣的内容就是比比谁家的纸钱折得最好,折纸钱的活儿就在七月十四这天晚上。一张张的纸钱在奶奶、妈妈的引导下,快速地从孩子们的手中变成“元宝”状,那一双双小手通常就是负责用红线把折好的“元宝”串起来,在没有电视、没有玩具的年代里,期待着第二天把“元宝”拿出来比较的那份心情,期待着为孤魂饿鬼送钱送食的施舍之乐。

说到这里,我想强调的是:让孩子从小亲眼目睹长辈们,如何通过过节来传承一种帮助别人、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,这与我们所倡导的文明社会、和谐社会也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。爱与善良从小培养,必将影响终生,并影响到全社会!

·上一篇:中秋节与“烧瓦窑” ·下一篇:正月初七食“七样羹”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| 首页 | 稿留言 |  汇惠万家 |

主办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 箱:3822956266qq.com

感谢您对网站的关注与支持


在线客服

主 编: